以柏林方式打造绿色环保城市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2-19
 B体育APP作为德国首都,柏林是欧洲唯一一座经历20世纪沧桑变化,与世界、经济、社会、文化脉动紧密相联的城市,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废墟中重生,此后以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规划、行政与经济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加上对绿色、生态、可持续的不懈追求,成为了欧洲最绿色环保的城市之一。在城市治理和绿色发展方面,柏林秉持的理念、实施的政策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值得借鉴。  一是优化公共交通,发展畅通城市。柏林地铁总长度

  B体育APP作为德国首都,柏林是欧洲唯一一座经历20世纪沧桑变化,与世界、经济、社会、文化脉动紧密相联的城市,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废墟中重生,此后以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规划、行政与经济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加上对绿色、生态、可持续的不懈追求,成为了欧洲最绿色环保的城市之一。在城市治理和绿色发展方面,柏林秉持的理念、实施的政策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值得借鉴。

  一是优化公共交通,发展畅通城市。柏林地铁总长度约155公里,城际铁路305公里,公交线公里,三条路线共同构建了柏林便捷快速的交通系统。为增进人和城市的融合,柏林道路普遍不宽,且多数红绿灯可手动感应触发。其中,骑行系统作为柏林道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道路中单独规划并印有自行车标识。在城区优化计划中,很多道路减少一条小汽车道,调整为自行车道,有些道路甚至只保留一条汽车单行道,拥有左右两条自行车道。停车难也是柏林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保证城市足够的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柏林的停车场主要建在地下或商场顶楼。而路边则根据道路资源情况设置不同的停车方式,其中,主干道有些车位还设置在马路中间的隔离带处。在停车缴费方面,柏林中心城区实行固定价格、固定街区的居民停车证制度,外来车辆停车不能超2小时,确保路侧停车资源的流动使用。中心城区停车不便且费用昂贵,部分区域只允许绿标环保汽车行驶。不断改善的慢行交通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使柏林汽车的使用强度大大降低。

  二是增加绿化覆盖,打造生态城市。柏林市域面积约891.85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约1.6万公顷,公共绿地超过3300处,近1.3万公顷,分别占城市总面积的18%和14%。湖泊河流总面积5370公顷,约为总面积的6%,加上其余的农业用地和分布在全市各个角落的墓地、小花园、建筑绿化等,蓝绿面积接近50%。胜利纪念柱周边2.1平方公里的蒂尔加滕公园,被称为柏林的绿肺。废置的滕珀尔霍夫机场,更是成为了市中心面积超过蒂尔加滕公园的巨型绿地。城市的闲置角落、公屋建筑的平屋顶和垂直墙壁都被绿化,政府根据绿化面积按比例给予补贴或减税激励。很多社区周边的公共空间允许市民申请低价租用,变成种植蔬菜和花草的小菜园或小花园。

  三是严格垃圾分类,发展循环城市。1904年,德国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认真严格的分类回收系统,使德国的垃圾回收利用率在欧洲名列前茅。德国人从上幼儿园开始学习垃圾分类,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通过分类教育、收费措施、法律保障、风气引导等综合施策,3R理念(垃圾减量Reduce、物品再利用Reuse、循环Recircle)在柏林落地生根。从家庭到社区,德国垃圾桶都分为不同颜色,灰棕色垃圾桶用于装有机垃圾,或橘色的垃圾桶装包装垃圾或塑料、金属和复合材料制成的其他物品,蓝色垃圾桶装纸质垃圾,绿色垃圾桶装玻璃类垃圾,黑色垃圾桶装其他生活垃圾。在市区,每栋楼房都有自己单独的“垃圾房”,居民必须按要求将垃圾扔到相应的垃圾桶,如果随意处置、不按要求分类,则很可能会被警告,如再次发生,会被曝光以及处以高额罚款。在垃圾回收环节,不同类型的垃圾将被送到不同处理厂进行优化处理,可重复利用的纸类、玻璃类、金属类、塑料类垃圾,会被重新制造成不同等级质量的相应制品。不分类垃圾在焚烧厂焚烧后,用于生产再生性建筑材料。垃圾焚烧是热电联产,给居民供应暖气、热水并发电。

  四是合理回用雨水,建设海绵城市。柏林年降雨量约580毫米,“无污染的直接用,轻污染的简单处理后用,有污染的强制处理后排放”的雨水回收利用理念,让柏林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典范。政府实施“雨水费”制度,通过经济手段鼓励公共建筑和居民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如果建筑没有雨水利用设施,直接向下水道排放雨水,则必须按房屋的不渗水面积缴纳费用。房顶多余的雨水或斜坡屋顶的雨水通过固定在房檐处的灰色天沟和专用管道收集,经过简单过滤后储存于建筑物雨水收集罐或蓄水器,用于洗衣、洗车、冲厕、绿化浇灌及消防等。城市人行道用石块或透水砖铺设,成为柏林独特的风景。道路上的雨水,由于含有大量金属、橡胶和燃油等污染物,经专用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河流。 (经济日报驻柏林记者 陈希蒙)